俗话说,“伴君如伴虎”,意思是与皇帝相处如同面对猛虎一般。皇帝是国家至高无上的统治者,掌握着生杀大权,喜怒难测,一不小心就可能引火烧身。因此,即便得到皇帝信任,哪怕与他关系再亲密,也绝不能掉以轻心,尤其是那些有功于国家的大臣,更要格外谨慎最专业的股票配资,因为功高往往容易引起君王猜忌。
实际上,谁也无法完全判断皇帝的举动是有意还是无意,有时候哪怕一个小小的举动,都可能成为致命的导火索。例如,今天我们要讲的周亚夫,他曾被皇帝请去吃饭,却故意没有为他准备筷子,而饭局结束后,皇帝竟生出了杀心,这究竟是为何呢? 周亚夫是西汉开国功臣周勃之子,出身功臣之家。早年间,有名相士许负曾给他算过命,说他命格非凡:三年封侯,八年为相,但九年后会饿死。许负在秦汉时期颇有声望,曾准确预测刘邦登基、薄姬怀胎生子等重大事件。平常人听到这样的预言,或许会紧张寻求化解之法,但周亚夫并不在意,他笑着说:“我兄长已继承侯位,轮不到我;既然命贵,为何会饿死呢?”许负只是淡淡一笑,周亚夫也就放下心来。 然而,历史的发展几乎应验了许负的预言。三年后,周亚夫的哥哥周胜之因杀人被夺爵,汉文帝念及周勃的功劳,将爵位赐给了周亚夫。随后,周亚夫镇守北部边境,抵御匈奴侵扰,功成后回京担任中尉,掌管京城兵权,负责守卫都城。这一重要职务非绝对信任之人不可担任。临终前,文帝还对太子刘启说,关键时刻可以依赖周亚夫。在景帝时期,他继续受到重用,公元前152年接任丞相陶青之职。 然而,随着时间推移,周亚夫的处境渐渐艰难。一方面,他反对废太子;另一方面,皇帝的亲弟弟梁王与他结怨,并多次向太后诋毁周亚夫,久而久之,太后也开始对他产生不满。后来,太后想封皇后兄长为侯,周亚夫坚决劝阻,认为无功不可封。又当匈奴将军唯许卢等五人归汉,景帝欲封他们为侯,周亚夫再次阻拦,理由是这些叛国者若为侯,未来谁敢守规矩?皇帝因此恼怒,坚持封侯。周亚夫气愤之下辞职离去。 不久,景帝想试探周亚夫是否改了脾气,特意请他吃饭,却故意未备筷子。周亚夫见状勃然大怒,礼毕便起身离开,皇帝无奈叹息:“他怎能辅佐少主?”此后,周亚夫因儿子私自购买发丧用品,被押送廷尉审理。朝廷和廷尉态度苛刻,讥讽他“即便不谋反,也要谋到地下去”。心高气傲的周亚夫无法忍受这样的羞辱,最终断绝饮食,仅七天便去世。 周亚夫的一生,既展现了功臣的才干与忠诚,也揭示了在帝王权力下,哪怕有功有德,也难免遭遇政治风波和命运无常的残酷。 参考资料:《史记·绛侯周勃世家》 发布于:天津市万生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