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地多俊杰,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,四川这片蜀国大地自古名人巨匠灿若星辰,四川省图书馆特别推出 【从数字文献看四川历史名人】系列推文,带你穿越千年低息配资股票,从数字化的古今文献中感受流芳百世的四川人杰。
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《[嘉庆]成都县志》里辑录的元代诗人袁桷的《薛涛笺二首》。袁桷是元代的著名诗人和学者,是当时文坛的重量级人物。而谈起薛涛和“薛涛笺”,四川成都的人民一定都不陌生。薛涛,是中唐时期著名的女诗人、歌妓,与鱼玄机、李冶、刘采春并称“唐代四大女诗人”。她不仅才华横溢,还以自制“薛涛笺”闻名,她生活在成都浣花溪畔,这里曾是蜀地造纸中心之一。薛涛喜爱写作短诗,但当时纸张幅面较大,使用不便,于是她“命匠人狭小之”,制成了一种深红色、尺幅较小的笺纸,主要用于写诗或写信,时人称为“薛涛笺”。这种笺纸因其精巧雅致,深受文人喜爱,后来甚至官方国札也用此笺。
【原文】
袁桷题薛涛笺诗
展开剩余80%(其一)
蜀王宫树雪初消,
银管填青点点描。
可是春山留不住,
子规声断促归朝。
(其二)
十样蛮笺起薛涛,
黄筌禽鸟赵昌桃。
浣花旧事何人记,
万劫春风磷火高。
【现代释读】
第一首:诗中“蜀王宫树”“春山”“子规”等意象,共同营造出一种时光流逝、繁华消歇的氛围。子规的啼声仿佛在催促着离人归去,含蓄地寄托了思古之幽情。
第二首:诗人通过列举薛涛笺、黄筌的禽鸟画和赵昌的桃画这些蜀中代表性的风雅之物,与“浣花旧事何人记”形成对比,抒发对往事如烟、知音难觅的慨叹。末句“万劫春风磷火高”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历史沧桑感。
这两首《题薛涛笺诗》以唐代女诗人薛涛自制的诗笺为吟咏对象,通过意象并置、时空交错的手法,既赞颂薛涛笺的艺术价值,又暗含对历史兴衰与文化传承的深沉思考。
【资源来源】
更多古籍文献数字化资源在哪里可以找到呢,快进入四川省图书馆“智慧图书馆知识资源发布系统”,搜索您感兴趣的领域吧!
该系统发布有四川方志、家谱文献、唱本文献、中医典籍、二李文库文献等特色资源。为读者提供线上图文阅读、篇章结构查阅、知识资源检索、人工智能助读等功能,并通过词云大数据和知识图谱展示文献关联信息。
【访问指引】
读者可通过以下途径访问:
四川省图书馆官网→“数字资源”版块→“四川省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平台”→“自建资源”→“智慧图书馆知识资源发布系统(民国文献、古籍)”
往下翻翻,还有更多关于薛涛的精彩电子图书等您来看!
《薛涛传:万里桥边女校书》
作者:余凤兰
中国文史出版社
薛涛十六岁入乐籍,以校书的身份出入节度府。从韦皋镇蜀到段文昌再次镇蜀,她历经十一任节度使。她卓越的才华、宽阔的胸襟、爱国的豪气,赢得了历任节度使的尊重。
《扫眉才子——绝世风华薛涛》
作者:何涌、郑勇
四川文艺出版社
本书勾勒出薛涛传奇的一生,从她初露锋芒到声名鹊起,从官伎中脱颖而出到诗文会友,从罚赴松州到重回锦官城。不仅是对薛涛一生的描绘,还借此展开了一幅唐朝文化的盛景画卷。唐代诗人王建笔下的“万里桥边女校书,枇杷花里闭门居。扫眉才子知多少,管领春风总不如”四句,就是对薛涛一生的总结。
《薛涛诗全集》
作者:全唐诗
北京子昂文化传媒有限公司
本诗集为《全唐诗》中的一部分内容。在清朝康熙年间,由彭定求、杨中讷、沈三曾、潘从律、徐树本、车鼎晋、汪绎、查嗣琛、俞梅等人奉敕编纂,最后由曹寅具体负责刊刻事宜。不但全面反映了唐诗的繁荣景象,也是研究唐代历史、文化和教育的重要资料。
供稿:数字资源部
撰写:康乔
排版:李水莲低息配资股票
发布于:北京市万生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