渤海湾畔炒股证券配资网,沧州南排河镇的沿海滩涂上,一场向海而兴的绿色革命正在上演。国华(沧州)“绿港氢城”109万千瓦光伏基地项目施工现场,363个光伏方阵如银色矩阵铺展天际,231万块光伏板在阳光下泛起粼粼波光。
这座总投资65亿元、装机规模位列全国之首的“渔光互补”超级工程,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冲刺全面投产,预计年产值将突破6.5亿元,为这片传统渔乡注入澎湃的绿色动能。
在“双碳”目标驱动下,项目创新构建“板上发电、板下养鱼”的立体开发模式:上方,单晶硅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清洁电力,年均发电量达18.6亿千瓦时,可满足279万居民全年用电需求;下方,滩涂池塘孕育着海参、南美白对虾等高附加值水产,实现“一地两用、一水三收”。
据测算,项目全面投运后每年可节约标煤56.1万吨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0万吨,相当于在渤海湾畔种下1.4亿棵绿树。
这场绿色变革的深层逻辑,是能源结构与产业形态的双重重构。作为国家第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重点项目,“绿港氢城”并未止步于单一发电功能。项目同步配套建设年产5万吨绿氢合成氨设施,将光伏电力转化为绿氢,再合成绿氨,构建起“风光储氢氨”一体化能源体系。
这一创新模式深度耦合港口航运、化工等场景,打造全国首个沿海绿氨综合应用示范工程,为沿海地区能源转型提供“沧州样本”。
超级工程的崛起,凝结着建设者的智慧与汗水。面对滩涂盐田高盐蚀、海上作业环境恶劣等挑战,施工团队研发耐腐蚀材料、优化施工工艺,仅用8个月便完成首回路并网发电,获央视《朝闻天下》专题报道。
而项目高效推进的背后,是政企协同的“双向奔赴”:南排河镇政府成立专项服务队,建立“日调度、周会商”机制,通过土地流转“一站式”服务、施工协调“联合督办”等举措,推动租地签约率突破90%,实现问题动态清零。
如今,“绿港氢城”的辐射效应正重塑区域经济版图。以该项目为龙头,冀中能通100MW、聚昌80MW等4个“光伏+”项目在南排河镇同步推进,总装机容量超300MW。
这些项目将光伏发电与现代渔业、设施农业深度融合,预计年产值可突破10亿元,带动超千名农民转型为“光伏渔工”。“我们将以‘项目为王’重塑产业逻辑,让传统渔业镇变身工业强镇、旅游名镇。”南排河镇负责人说。
从盐碱滩涂到“追光逐氢”的绿色引擎,国华“绿港氢城”不仅改写了一片土地的命运,更昭示着新能源产业与乡村振兴、生态治理的深度协同。
当渤海之滨的银色光伏矩阵与碧波下的生态养殖池交相辉映,这座超级工程正为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。
来源:望海司
·本文数据来源于官网、新闻稿等公开信息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·持续带来更多资讯,欢迎关注公众号“望海司”。
#沧州#炒股证券配资网
万生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